这位名师直言:语文教学的弊病就在于支离破碎的分析,碎尸万段地讲解!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最近几年,我们去台湾考察了几次。发现台湾的传统文化教育,虽然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上开展得比大陆好,没有出现传统文化断裂的现象。让我们心生羡慕。
在跟台湾地区的国文老师深入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深感传统文化教育的迫切性。
港台地区的现代新儒家,像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这些人,都主张从传统文化的“内圣”中开出现代民主的“外王”之花来,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以修炼自我(内圣)作为人生最终的追求,修炼好了自身,才有可能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外王)。
所以《大学》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话听上去虽然迂阔了一点,但是毕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社会转型的可能性。说到底,这就是对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继承和发展。
应试教育就是重零碎知识而不重人格培养的结果
上个世纪初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遭遇了空前的劫难,“斗争” “破四旧”的遗风流毒至今还有很大的影响,让很多人无法看清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更没有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致使一代一代的青少年,成了没有文化之根的香蕉人。
近几十年来,甚嚣尘上的应试教育,就是这种重零碎的知识,而不重人格的培养的结果。
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人们唯分数是竞,唯考试是务,与分数考试无关的,一律置之脑后,为了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们几乎没有了天真烂漫快乐的童年。
物极必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年来走过的弯路,于是,传统文化开始回归,人们认识到在失去自信,失去规范的今天,只有回归,才是最便捷并且最可行的道路。
这不是倒退,而是在向前。有一首描写插秧的古诗写得好: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熟读经典、读通经典的老师太缺乏了
然而,因为被废弃被破坏的的时间太久了,要回归谈何容易!近年来在全国掀起的国学热、读经班,鱼龙混杂。即使真心传扬传统文化的机构,也因为缺乏底蕴而未能如人愿。
传统文化教育急需确立一个适用的课程标准,有识之士、教育专家应该在这方面加强教育教学研讨,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更为科学全面地呈现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不管是港台经验,还是本土实践,只要能让青少年在这里读懂中国,深入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就是一桩好事。
我以为,当下更迫切的是培养合格的师资。笔者到全国各地参加过很多次传统文化教育的教研活动,发现这个问题尤其严重。
因为先天不足,现在,熟读经典、读通经典的老师太缺乏了。我觉得有志于长期从事语文教育事业的学子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读几部经典。
学习经典不是为了引用经典装装门面
然而,学习经典,教师固然重要,而学生主动的更重要,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必须注意的:
首先是要重视家庭教育。家庭里形成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是极其重要的。真正意义上的家教,不是什么辅导班,请“家教”,而应该是父母亲的耳濡目染,是家庭里共同学习的气氛,是家里定出的规矩。
其次,学习经典要重记忆。要读原文,背原文。不要急于挖掘什么微言大义。不要认为这是死记硬背,少年这个记忆的最佳时机,尽可能多记一些。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现在很多学校过分地重视讲解分析,我以为并不可取。当今语文教学的弊病,就在于支离破碎的分析,碎尸万段地讲解。有些东西一时不完全理解,没有关系,陶渊明总结过自己的学习方法,他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读书要在于自己的悟性,读得多了,积累多了,就渐渐会悟出其中的道理。这种感悟,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
如今,我们的语文教育本身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关方面正在对考试制度和内容进行调整,减少过多分析理解,今年上海语文卷就增加了识记的分值,
就是改革的先兆。
如果我们的传统文化教学,还是走一条应试的路,用应试的方法来学传统文化,那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在这方面陶渊明的读书方法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强调记诵并不意味着我们反对讲解,而是说根据孩子的年龄,不要过分地强调理解分析,尤其是不要强调分析。而是把识记放在第一位。
其实,读经典,大致的理解是很自然的事。同学们可以通过注解译文和老师的讲解,对文本的意思有一个基本的粗浅的了解就够了。粗浅的了解后,也便于记忆。
第四,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经典,在记诵的同时,也要有思考。这个“思”指的是独立思考。
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学习经典,归根到底不是停留在字面上,不是背出几句语录就算学好了,而是要落实在平时的一举一动上。
儒家经典的核心是“仁”, “仁”的表现形式是“礼”,《说文解字》云:“礼,履也!”也就是说“礼是一种行为方式。”“仁”要体现在行动上。
《荀子劝学》中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行,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也就是说,学习经典,必须自我“反省”。要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对照自身,一点一滴地修炼自我,自觉体现在行动上,而不是为了引用经典装门面。
如果把它作为应试的材料,只是停留在识记的层面上,或者仅仅是从理解角度去考察,去统一认识,那么,正如程颐所说的,学习《论语》只停留在字面上,学之前和学了之后行动上没有体现,没有进步,没有变化,那么学了等于没学。
最后,学习经典,还应该互相交流。《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必然会导致狭隘和短浅。
古今中外许多善于读书治学并且成大器者,大多十分重视结交学友,并在讨论与交流中获益匪浅。
我们欣喜地看到,“让青少年读懂中国”这个活动,已经举办到第十届了,在社会上取得了广泛的认同度和影响力,热爱传统文化的学子们,可以借助于这个平台,大展身手。祝愿这个活动越办越好,越办越有影响力,引领传统文化教育,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